文:梁貫宙     

圖:網路

乳癌在台灣從2006年起已是女性癌症的第一名,且患者數目有日漸增加的趨勢,究其原因從流行病統計學來看有:

  • 晚婚
  • 晚生育(35歲以後)
  • 不哺乳
  • 家族性因子(二等親之內有此病者)
  • 月經來得早(12歲以前);停經晚(55歲以後)或停經後肥胖者
  • 職業因素造成長期生理失調如航空界(時差干擾睡眠);長期值夜班的工作等
  • 上排第一、二大臼齒及下排第一、二小臼齒有銀粉填充或根管治療者(長期是放毒素和放電干擾),因皆為胃經行處,同時也行經乳房,故與乳癌發生有密切關係。

   本地女性乳癌好發年齡為第一高峰45-55歲,次高峰為55歲以後,比西方約晚10年,而病灶部位則是以乳頭為中心點從橫向垂直劃正十字形,兩側上外側最為好發約50%,乳頭乳暈部為20%,餘為兩側上內方,下外方和下內方依序而排。

  •  
  • 一)原位癌:
    1. 乳腺管型(需積極摘除以防進一步惡化)。
    2. 乳小葉型,較為良性,僅需定期追蹤或局部摘除。

(二)入侵性乳癌

A.乳腺管癌,佔乳癌80%。

B.乳小葉癌,約佔10%依組織分化程度而有不同的侵略性。

C.髓狀癌、黏液性癌(多發於年長婦女)管狀癌及篩狀癌、乳突狀癌等皆為惡性相對較低者。

D.微小乳突狀癌侵略性高,常出現大幅度淋巴轉移。

E.發炎性癌,不多見,但為嚴重的類型。以上為病灶依組織部位而做的病理劃分,預後則需同時參考病理組織癌分化程度Ⅰ、Ⅱ、Ⅲ類來參考,嚴重程度由低而高,一般乳癌除以上組織分類外,還要看癌症依解剖形態而分的TNM分類,也就是Ⅰ、Ⅱ、Ⅲ、Ⅳ期,愈多愈需積極治療。另有依基因晶片和賀爾蒙受體和HER-2免疫染色而做為依據的標靶治療,略述如下:

  1. ER(雌激素受體)和PR(黃體素受體)的反應如下表:

 

PR(陽)

PR(陰)

ER(陽)

約65%

13%

ER(陰)

2%

約25%

 

 

 

 

 

 

只要有陽性就得接受賀爾蒙抗體治療,HER-2(陰)對賀爾蒙治療佳,化療反應反而不明顯,預後佳,約所有患者的一半。

  1. ER(陰)、PR(陰)、HER-2(陽)必需用HER-2標靶治療或加上針劑新生血管阻斷劑。
  2. ER(陰)、PR(陰)、HER-2(陰)所謂三陰性只能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或加上新生血管阻斷劑。
  3. ER(陽)、PR(陽)、HER-2(陽)預後介於(一)和(二)及(三)之間,為目前積極研究的課題,以上介紹目前主流醫學治療乳癌的概況,所採取的治療根基是以對抗為主,較溫和的賀爾蒙治療也有令人憂心的副作用如盜汗、潮紅、胃腸不適、極少的子宮內膜增生和癌化、血栓、骨質疏鬆等,因此依據近來中醫和西方自然醫學的理論和驗證當是未來的趨勢和走向以輔主流醫學的不足,如大家都聽聞過中醫理論去邪扶正和自然醫學的排毒、運動、營養改善飲食生活習慣和情緒管理、心境轉變等皆是癌症治療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arrow
arrow

    梁夫人整形外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